农业是中国的什么产业?
1、中国是以农立国,以农兴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重点; 2、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种植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等; 3、现代的农产品包含科技含量,从育种、栽培、植保、施肥、浇水、收割、烘干、清理、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最终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 4、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目前城市人口已经占到全球总人口的80%以上,对于“菜篮子”“米袋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5、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但是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拥有量低,人均农业产值不高,所以还需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巨大。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是我国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战略。中国人依靠自身力量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被国际粮食界称为“令人惊叹的奇迹”。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实惠。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产,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农业还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一方面,农业是就业的“蓄水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就业总量大、增长快,就业压力一直很大。近年来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仍维持在1300万人左右,相当大的就业容量来自于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另一方面,农业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收入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只有靠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产业扶贫才能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从2013—2016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3年多来,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366万人,这其中“三农”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农业是美丽中国的生态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资源趋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农业的生态涵养、环境保护、景观美化等功能愈加凸显,农业农村的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田园风光成为稀缺资源。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