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不会房产泡沫?

闻人馨珠闻人馨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答案太简(zhai)单(nan)了…… 房地产有没有泡沫,要看怎么定义“泡沫” 这个词。如果仅仅指“价格高于价值”——那么任何一个商品都有“泡沫”。 如果是指日本70年代和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那么中国目前没有泡沫。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房价基数太低。 中国目前的一线城市房价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更比不上日本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所以中国的一线城市还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而二、三线城市……呵呵哒。

很多人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来比喻现在的中国房市,这是不准确的。 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质上是房贷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与房地产本身的价值无关——就算房子炸掉了,只要地基还在,银行也能把钱给拿回来,所以本质上是金融体系的风险。而欧债危机则是欧盟各国本来应该用来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信贷紧缩没钱搞了,转而投向政府债券市场,形成对财政的依赖,导致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这俩个都不是房屋本身的价值风险——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会传导的。但传导的过程中是有区别的,美国次贷危机是先金融再实体,欧债危机是先实后体。

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实体(制造业)先虚(去库存化)了,紧接着可能引发资金脱媒,形成利率飙升,最后伤害的是金融体系,所以说是先实体后金融。在中国目前这种特殊情况下,讨论什么“泡沫”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实体还没玩到那一步。

龚乐轩龚乐轩优质答主

中国楼市从目前来看是还处于一种非充分竞争状态的市场。而这种非充分竞争状态是由当前的供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导致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制度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也决定了未来的中国楼市将长期处于非充分竞争的市场状态。

因此中国楼市的运行机制与真正意义的“市场”是有很大差别的。由于供给机制缺乏弹性,所以房价就容易大涨大跌。而需求机制弹性相对供给就要大得多。一旦房价升到一定限度,需求就会有较大幅度萎缩。

同时由于中国土地制度的限制,房地产商的拿地行为有很强的盲目特征和投机性。当对政府的供地行为和政府对价格的引导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抢地或断地现象。当供给机制由于断地出现后,价格上涨幅度也就会更为可观。

而当价格达到某一高度时,需求出现大幅度萎缩,销售量下降,但供给由于前期的大量生产并未减少。供过于求,卖方竞争加剧,开发商难以回笼资金,导致资金链断。

这样就开始进入下一个周期。所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楼市的总体特点将是周期性震荡。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的特征,决定了有些城市可能会长期处于非正常周期里。以上海为例,上海由于地域狭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供应。同时又存在大量的外来人口和外来资金,需求旺盛,所以房价很难通过增加供给和外来资金需求减少而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供给规模不可能增加导致供给竞争减小,销售时间缩短,资金回笼速度加快,开发商也无需担心资金紧张问题,不会大幅度降价。所以一旦形成涨价趋势,很可能很难有大幅度下降,可能只有小幅度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易涨难跌”。从长期趋势来看,处于大城市圈的上海这样的城市,可能将处于易涨难跌的状态之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