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利润怎么计算?
假设某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40亿,总成本费用(含期间费用和销售成本)30亿元,所得税税率10%。则该企业2019年的净利润为: 净利润=销售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以上公式中,除税后利润和会计利润有联系外,其余皆无直接数学关系。在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等账务处理正确的情况下,净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所得税的预缴与否以及财务报表的数据是否准确。如果企业亏损,即使所得税已经补缴,财务报表经过审计,净利润也不会发生;反之,如果企业盈利,且不缴或少缴所得税,财务报表经审计,净利润也为零。可见,从净利润的核算方法来看,其准确性受到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需要严格依据税法规定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核算才能确保真实准确。
对于会计上计算的净利润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对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可以享受15%的公司所得税优惠;对于上市的企业,还需按照股东人数和持股比例或出资比例等情况计算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对企业来说,收入减去支出即为企业的利润,在计算收入和支出时,遵循的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呢?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因此,企业的收入和支出遵照的是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来决定,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作为记账基础,并且还要运用一些如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这样的会计处理程序。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企业收支核算的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通常,财务会计报告包括:1、会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如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2、会计报表附注,应包括:①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②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③或有需要或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说明;……⑨分部报告。同时,企业会计制度还对会计报表附注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3、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包括: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②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③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④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因此,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全面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