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如何转型?

秋泽安秋泽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点: 一、煤炭行业的周期性 看到很多回答都是纸上谈兵,我来说下现实情况是怎样的。以中国神华为例,03年上市至12年底,累计分红759亿,平均每年分红约63亿元(含税);但从13年起至今,虽然处于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大环境之下,但累计分红也只有区区的80亿元而已(含税),也就是说这五年多来,即使把分红再投入生产经营,也还不够弥补亏损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国家连续几年的补贴,神华恐怕早就关门了。

神华作为大型央企,拥有自产煤和发电板块,收入和利润规模都很庞大,且处于垄断地位,这样好的条件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处境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转型是必须的,否则只能等死或被迫兼并重组,至于往什么方向转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减少对煤炭生产的依赖程度,向煤化工等领域转型,如建设现代化煤化工基地,发展精细化工等等,但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毕竟基础在煤炭,没有了煤,一切都是空谈。

二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做精做细,其实最好的例子就是兰花集团,虽然整体实力一般,但我们不能否定向下延伸产业链所做的努力,至少从表面上看,兰花的煤焦化产品,特别是针状焦,可以说是国内最顶级的,价格也是昂贵的很,所以转型并不意味就要放弃过去所从事的行业,而是做精做细,向附加值更高的领域迈进。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说到转型就不得不提一下企业的社会责任,现在国家提出去产能,整个煤企都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此环境下,有人提出应扩大产能,我不赞成这种做法,首先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新建项目审批越来越难,其次如果竞争对手倒下,最后受益的只是自己,对整个行业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善。我认为应该做的是提高效益,走精细化生产之路,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安全隐患排除,把损失降到最低。

其实很多煤企都在转型,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不管怎么说,尝试总是值得肯定的。

师云杨师云杨优质答主

煤矿企业要走出破产境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煤炭资源整合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在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对大型煤炭企业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机遇。集团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收购、兼并落后矿井和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管理滑坡的国有破产煤矿,壮大矿井规模,减少管理环节,降低安全风险,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规模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另一方面,应将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对小煤矿的矿井、通风、排水、安全监控等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采掘机械化,以现代化矿井标准进行装备和管理,为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二)建立企业安全基金制度,加强企业安全技术改造和装备建设

煤矿企业要走出破产境地,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技术改造和装备建设,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煤矿企业生存发展。要改变安全欠账越多,事故就越多,事故越多,安全欠账就更多的恶性循环。集团公司应建立企业安全基金制度,对兼并破产矿井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改造的资金予以扶持,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加强矿井供水施救、通讯联络、压风自救、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紧急避险等安全避险系统建设,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三)积极发展非煤产业项目,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化新格局

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煤炭企业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首先要巩固和发展煤炭物流业,加大投资,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物流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把物流业打造成主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开发焦化化工业,延长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三,要抓好煤矸石发电项目,发展“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煤矸石发电不仅是变废为宝,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替代坑口电站,解决企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问题。第四,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服务业。高科技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收益大的优势,对加快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积极发展通讯、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努力做好医疗、教育、物业、信息咨询、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