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率下滑的原因?

扶茹凌扶茹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全球视野来看(尤其是新兴市场),中国的贷款利率其实是处于高位。 其次,2019年降息的幅度实际上是很小的——LPR改革后,央行只在年初和年末各下调了LPR1年和1.5个基点。 也就是说,从LPR改革后的两次下调加央行降准,企业贷款利率实际已经下降了30-45个基点(1年期),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近100个基点。 这相当于全面降准了6次左右;而此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央行一共降准了7次。 而2019年全年MLF利率仅仅下行了26bps,相比2018年下降了75bps。这意味着即便扣除2019年上半年降准释放的流动性,MLF利率仍然下降了将近50bps。 如此巨幅的降息幅度,确实不多见。

对于LPR而言,其本质上是在参考MLF利率的基础上加点形成,目前企业LPR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LPR贷款利率均保持在LPR机制实施以来的最低值。 通过比较2019年以来企业信贷市场利率(1年期的LPR)与国债收益率可以发现,二者利差已接近历史较低水平。 目前市场上对LPR下行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领域,因为房贷作为企业信贷市场的重要部分,其利率一直高于商业贷款利率。如果要对冲房地产泡沫,则LPR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由于2019年LPR改革后,LPR基准替代了原有的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模式,银行基于LPR进行客户报价、签订合同的模式正在逐步推进并落地,因此未来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客户议价能力的提升,LPR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

祝飘雪祝飘雪优质答主

在我们的印象里,一般是在经济下滑、通缩加剧或者产能过剩、严重供过于求的时候,才会因为需求不振形成整个市场的利率下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利率出现下滑的情况意味着市场的经济出现了严重恶化,而经济的恶化又进一步导致了利率的下滑,这似乎形成了一种非常糟糕的循环。

然而实际上,我们经常能在经济好转的同时听到整个市场资金利率下滑的消息。比如近期市场利率就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却正在逐渐好转。这意味着经济好转时,利率同样有可能下滑,经济和利率间的相关性变低了。这种现象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出现了下降,经济开始慢慢和货币脱钩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一种表现。

当经济转型到了一个新的速度上以后,旧的增长模式和增长速度就无法继续。这个时候即便央行通过降准或降息等手段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这些“过剩”的资金也不会继续注入到旧的产业中去,也就无法有效率地利用。这就造成了旧经济的利率继续上行,以鼓励新经济的发展。比如近期的“铁公基”等基建项目和钢铁、有色等产能过剩产业。而新经济虽然更具有发展的潜力,但往往具有规模小、轻资产、风险大等特征。这时,利率不会下行,而会在相对高位震荡甚至上行,以防范这些新兴的、风险较高的行业的贷款违约风险。

在这种旧的行业利率下行同时新的行业利率保持高位的局面下,全社会的加权平均利率就会出现下行。这就是社会平均利率在经济好转的时候下行的主要原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