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业期限重要吗?
对一般企业而言,营业期限没什么太大意义——除了那个所谓“最优”的70年,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就是在40年内干掉竞争对手,垄断市场,然后不用交税了(笑 )。所以啊,有那时间纠结这70年,还不如想想怎样提高产品竞争力、怎样才能早日实现垄断呢…… 但是对于有些行业的企业来说,经营期限就很重要了。比如说,教育行业。(注:我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传统的线下教育,而不是现在流行的在线教育。)
以传统线下教育行业为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限制民办教育的办学期限,因此只要学校能达到办学条件要求并且办理完相关手续,就可以一直办下去。这就使得一些办学者产生了学校可以无限期存在的错觉,从而盲目扩招,导致学校资金不足,出现财务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2016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民[2016]8号),该《通知》明确: “今后,凡是通过改制等方式变相突破办学上限,以及超计划招生的学校,无论属于何种所有制类型或性质,都应当依法进行清理整顿。”
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家就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指出: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师生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纲要》还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起到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那么,如何建设这个体系呢?《纲要》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公平”和“质量”。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随着国家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作为供给端的教育机构将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审核,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任何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营业执照对于公司来说相当于人的身份证,而企业营业执照上会有营业期限,有的是长期,有的是有期限的,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企业营业期限重要吗?营业执照有限制的年限有什么影响?
一、企业营业期限重要吗
在2005年12月27日新修订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有针对一般公司的经营期限最长为15年及有限责任公司需要设立经营期限的条款,导致了大量的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了经营期限的内容。在2005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删除了上述条款,一般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受该15年经营期限的限制。
因此,《公司法》中的相关条款在新修订以前,存在针对一般公司经营期限的硬性规定,从而导致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时,由于受当时法律法规的限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了公司的营业期限。因此,公司营业期限在《公司法》修订前后,重要性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公司法》修订以前,公司设立时规定的营业期限在到期时,必须进行变更或者办理清算,未能及时变更或者办理清算的,将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公司无法进行年检而最终导致公司营业执照吊销等。在《公司法》修订以后,对于营业期限没有硬性限制,仅对于采取无限责任制的股东,要求其在公司设立时,必须确定经营期限,因此,对于一般公司,营业期限对于其实际经营影响不大。
二、营业期限的年限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如果营业执照上所注明的营业期限即将届满,公司需要在规定营业期限界至之前向主管工商局申请公司经营期限变更登记,以延长公司经营期限。如果公司没有在营业执照所规定的营业期限界至之前申请办理经营期限变更,而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根据工商管理有关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十五日内必须成立清算组开始进行清算,如果公司没有在该15日内成立清算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在清算期间将代表公司对外主张债权及清偿债务,处理公司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财产,清算结果有可能导致公司被申请注销最终企业房地产被清算组处置,因此,对公司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