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规模有哪几类?

苏杰苏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分类,我做过,但是不是特别成体系,只是基于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仅供参考——

1、根据融资的渠道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2、根据融资金的来源划分的话,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含上市)和债权融资;

3、根据是否需要偿还债务与否又可分为融资和融资;

4、按照市场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发行证券融资和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

5、按是否可转换分为可转换债券融资与不可转换债券融资(这里的可转换是我自己定义的,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公司股份);

6、按照是否具有优先偿付要求或是否可赎回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优先债务融资和后续普通债务融资; ....

总之,企业的融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无数种划分方法…… 我这里主要想表达的是,一个企业要想解决自己的融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清楚,到底需要钱干什么——是要扩大生产还是要开拓市场?是继续研发还是支付利息?是还债还是补充流动资金?等等。然后结合自身的条件(资产、现金流、负债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工具。如果自身条件无法满足某个融资工具的使用条件,那就需要优化或者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先满足该融资工具的使用条件。否则,要么无法融入资金,要么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更高的利息费等)。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设你要借10块钱,你身上的现金只有8块,那么你就只能借钱了,否则就只能“裸奔”了。。。

饶庆华饶庆华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层次:一是种子期,所需资金在100万元以下;二是起步期,所需资金在100-500万元;三是成长期,所需资金在500万-1000万元;四是加速期,所需资金在1000万-3000万元;五是扩张期(并购),所需资金在3000万以上。由于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四无”现象,即无历史业绩、无担保、无抵押、无现钱,因此很难达到银行等机构的准入门槛。而国内的创业投资企业往往又瞄准中后期的有较大资金需求量的企业,从而出现了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融资的“中间空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