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份制改革改什么?
1,股份是什么 2,哪些人可以成为股东 3,股东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公司法人财产权和股东财产权是如何划分的 如何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和股东的权利 5,股东会如何成立和运作 6,董事会的构成及产生的程序 7,高层的管理团队 8,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这个环节比较复杂)
首先必须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来明确上述问题。 其次,需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首先是所有者的想法要统一,然后选出一个代表来跟投资人沟通协商。 然后,由投资方、经营方案、财务预测等组成一份完整的改制方案,提交到股东会进行讨论。 然后,根据股东会形成的决议开始实施。 改制是个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流程较多较复杂,需要专业性意见,建议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指导协助工作。
对多数民营企业而言,股份制改造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产权制度的改造、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机构、会计制度等方面的规范和业务上的改造等方面。
在产权变革上,企业不仅需要实现股权的多元化,而且要实现股权社会化,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具体操作时,可以引入具有相关方面专长的战略投资者,也可以引入员工持股。为了保证大股东能够牢牢把握住控制权,可以设置特别股,以取得“同股不同权”。此外,也可以考虑在境外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设立持股公司。在完成股权社会化后,在国内IPO,就不存在关联交易上的实质性障碍。
在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机构的建立方面,应当建立“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具体包括:健全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机构,特别是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实行经营层的聘任制;对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人事任免和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必须由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人事、生产、技术、质量、财务、劳动工资、审计、纪检、监查和离退休管理等职能部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拟上市公司将彻底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实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和管理科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