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场为什么不上市?
因为不想再让国企成为“巨无霸”企业了,现在国资委已经开始着手减少国有资本在金融行业中的持股比例了(比如国开行、中投公司),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对已经上市的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企业进行减持,目前看来可能只有中国神华和大秦铁路这两家上市了吧(宝钢和武钢合并后可能也要面临减仓,除非中央又出手直接注资来维持高股价),其他像石油石化、电信、移动这些巨无霸行业国家是不希望看到继续扩张的。
至于大家关心的首都机场是不是要上市呢?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至少近期没有任何消息表明首都会考虑上市(连发行债券这样的融资方式都没有),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家央企的下属公司盈利水平都相当不错且连年大幅增长的话,那么说明这个企业的效益是很不错的,这个时候你反而不能对它进行增资扩股了吗?要知道很多效益好的地方企业都是通过增资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产能的;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亏损累累你还想给它增资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当然对于首都这种负债率已经很高(将近90%)而且资产收益率又很差的企业来说就更不存在什么增发和融资的事情了。
其实对于北京机场来说更好的方式还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设备和场地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损耗和成本,同时提高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毕竟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任何重大改革举措都有可能在这里率先出现) 说到改革,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直不提银行和企业改革的方案呢?我个人认为可能主要还是出于稳定考虑的(去年底今年初连续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确实起到了效果),等经济的下行趋势真正得以扭转(起码数据上显示是上升的)加上通胀的压力,或许才是真正改革开始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