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为什么靠投资?
先说我的结论,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靠消费拉动的,投资只是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已 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在现有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无用功,因为现有的所有宏观经济模型都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凯恩斯主义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运行失稳,所以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建议就是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有效需求。
因此无论是扩债还是减税都是为了提升居民和企业的名义支出意愿(因为债务属于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负债,最终都要通过居民和企业消费和投资来落实),当居民的边际的消费倾向大于零且企业在投入了必要的要素之后仍有剩余的产能没有消耗掉的时候,经济增长就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凯恩斯主义是有其适用条件的,那就是只能在短期把政府开支当作刺激经济的手段,长期来讲政府的任何财政扩张行为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的命运就非常悲催了。70年代的美国和日本曾经出现过严重通胀,80年代拉美国家出现了货币贬值通缩交替的奇特景观,90年代俄罗斯卢布的大幅贬值成为其经济崩溃的标志。 凯恩斯主义失败了么?也没有完全失败,凯恩斯主义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成功了。第一,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为后面的金融自由化和财政宽松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石;第二,凯恩斯主义指出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于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凯恩斯主义之后兴起了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抛弃了凯恩斯主义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元素,建立了基于理性人假设的一整套经济学体系,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新古典主义没有继承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观点,而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在市场功能完善的情况下,资源总能达到最有产出的利用状态,经济的波动和衰退总是由于外部冲击导致的,因此应对外生的冲击才是经济发展的重点。
但是从新古典主义诞生之日起,我们就应该注意到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人们对经济的认知当中——市场永远是追求效率最大化,但人是理性的这一假定始终无法得到验证,因此当市场的运行出现偏离时,凯恩斯主义有关政府和银行的干预就会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