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行业欠账吗?
2011年11月初以来,中国多个城市的钢材价格下跌超过30%,引发市场对这些行业去库存和对冲套保现象的猜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指出,今年前10个月,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82.9%,同比仅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产能总体保持基本平衡。
“我国钢铁产能存在巨大闲置。”中国冶金报李娟和吴丹提出,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却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新建项目仍在快速增加”的情况。根据铁合金在线的数据,2016年前10个月,我国铁合金(焦炭原料)产量7475.76万吨,同比增长10.61%。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钢企铁合金库存255.98万吨,较9月底减少3.57万吨,降幅1.41%。
中物联物流研究院钢铁物流首席分析师卢明称,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2016年重点钢铁企业产量目标却仍在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在加快铁路建设。按照“高铁速度”,每座新建高铁站基本都要上万吨的铁轨道床(轨枕)和钢构件,这是相当大的钢铁消费。
2016年6月16日“国五条”执行满一周年。而在这之前,8个省市已率先施行“限产10%”。3年前的2013年,中国颁布碳排放规划纲要,提出要控制钢铁行业碳排放,但具体的减排规划至今尚未公布。许多企业觉得,2017年如果仍然没有具体举措,不如趁现在抓紧买一批排污权,未来或许能卖出个好价钱。
“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行业去产能已经基本完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孙庆泰称,全球钢铁企业正在由大量合并、兼并,走向不同规模、不同市场定位的分化,“中小钢企退出、大型钢企兼并集中”已成共识。在欧美和日本等成熟钢铁行业,“大企业更好、小企业更难”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兼并重组后,“全球钢企十强”占世界粗钢生产总量的57%,前五大钢企为全球三大铁矿石采购商之一。
“国际市场对中国钢材需求潜力不大。”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表示,中国钢铁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在于自我清洁和转型。沈彬说,沙钢“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几十亿元进行技改和环保项目,“一些依靠高污染、高耗能、低素质劳动力或资源采掘的粗放式增长已经走到尽头。”
“不少高端产品还没有实现规模化,市场缺乏相应的带动力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康仲飞认为,就中国市场而言,去库存和去产能并非一码事,去库存是为了解决好当下库存水平过高、资金占用过多的问题;去产能则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和国际规则,解决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没有出口的钢材,国内市场无法承受。”国家发改委产业所钢材室副主任袁振说,2015年以前,中国粗钢年出口量都在1.27亿至1.4亿吨之间,占比约10%。巴西、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等地的钢材企业大都仰赖从中国进口,这也使得中国钢材价格能在相对稳定的幅度内波动。
中国钢材“走出去”也在从单纯卖小商品,走向开发海外资源、建设海外基地。安泽能源集团中国总经理吴光平说,安泽集团2010年与俄罗斯东格涅克铁矿签订50年的承包开采合同,2015年又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科斯特罗马州开工建设1500万吨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