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属于什么产业?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住房信贷和外汇等业务。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40%—50%。
在中国,金融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行业,也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有主导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金融体系以国家银行为主体,还包括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个以国家控制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类别,主要包括:银行类、信托类、证券类、保险类、财务公司类、金融租赁类、信用合作社类、其他类等金融机构。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指导下的独立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体系。
银行是向企业、机构、个人提供资金结算、短期和中长期借贷、吸收存款、货币兑换、现金管理、代收代付、信用证、托收及外汇买卖等金融服务的非赢利性金融机构。银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在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之前,它就存在了。
银行家们在古巴比伦、犹太、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出现之前就开始了贸易和贵金属的存放、兑换、转移及借贷等业务。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发现过刻在泥版上的银行帐目。我们所了解的最古老的银行家是公元前两千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乌尔的居民。
虽然,古乌尔的居民并不真正拥有银行。人们在古巴比伦城的汉漠拉比法典里也能找到关于银行业的详细描述。银行业的起源和发展和国际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公元前8世纪起,在腓尼基海岸的城市提尔以及意大利的罗马和不列颠等地开始出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