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价指什么?
通俗点说吧,所谓“市价”就是市场上交易的价格(买入价与卖出价之差)。而“成交价格”在证券法里指的是“以成交价、手续费以及其他规定费用加总计算,并扣除支付给经纪人的佣金后,投资者实际支付给公司的金额”——也就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实际支出。
因为上市首日证券一律不计差价收入,所以这俩是有差别的——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人不做短线,也不频繁买卖,一般认为二者没有差别。
但这里需要注意,这二者的数值并不是同一个价格概念的数值。前者是一个区间值,是指某一时段内交易的所有股票价格的平均值;而后者只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之所以会有这个价格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交易者有不同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收益的不同期望。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同一支股票1分钟内有如下交易:
买入价 \frac{100股 } {50元} \frac{200股}{60元}
卖出价 \frac{300股 }{70元} \frac{400股}{80元}
则该股票的成交均价为 \frac{(50+60+70+80)元}{100+200}=65元。而若只考虑最后一笔交易,其均价则是 80元。可见由于时间成本的考虑,后一种计算方式得到的均价实际上要远远高于前一种方式。 当然,对于不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来说,这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意义的价格。但在投资者交易频率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是相当大的。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讨论的价格是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而并不包括在一级市场发行价。尽管二者通常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如果发生溢价发行或者折价发行的情况,则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就比较值得研究分析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