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物价上涨?

丰漫婧丰漫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的物价是明显低于美国的。如果以美元计算,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有70多,而美国却是400左右,是中国的近6倍。 其次,近年来我国CPI每年都超过3%,而2018年却只有1.5%。也就是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多年来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如果仅仅这样,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国际上通常把CPI数值超过3%的月份称为通胀月。1993年和10年前那次房地产暴涨都不足以让CPI达到3%的水平。可见,我国的物价总体水平一直是被低估的。

最后,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胀水平超过3%往往是货币现象。当一个国家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不断大量投放超发货币时,由于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必然上涨。最近一次通胀高企是在2009年,当时GDP仅为当年美国的三分之一,但因为宏观政策应对得当,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通胀。 而这次在GDP接近美国两倍的情况下,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恰恰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不高。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和投机的自由化导致全球市场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去年底中国每年的钢铁产量约4亿吨,占到了全球的50%,比美国和欧洲加一起还多;水泥20亿平方米,也是全球的一半。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各种资源需求的猛增,从而推高了各类资源的价格。这是当前中国物价上涨的直接驱动因素。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关心的可能是猪肉多少钱一斤了。其实,国内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降,但国外猪肉供应国德国和法国却不降反升。据彭博社调查,今年二月以来,欧盟和美国生猪存栏量均有所上升,特别是欧洲,由于寒冬导致畜牧业损失惨重,各国加强了对猪肉产业的控制,生猪存栏同比增幅高达70%以上!

虽然短期内国际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仍然保持上涨趋势,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宏观调控手段的威力,这种价格上涨的势头很有可能被抑制。

宗绍莆宗绍莆优质答主

中国近年物价上涨幅度确实较高,但总体看,目前价格水平仍处于良性上涨状态。中国连续6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使工业品大批量、持续生产,价格大幅低于成本。近年随着原料、能源、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工业品价格回归正常成本成为必然,且涨幅受到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推进的牵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本条件。而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仅占34%左右。而占比较大、近年上涨幅度较强的食品等,则具有成本推动、恢复性上涨及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夏粮又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目前肉类、蛋类、水果和水产品的产量多年一直排世界第一位,蔬菜、禽类产品及奶类产量都是世界第二位,食品供给是有保证的。至于近期蔬菜等食品价格明显上涨,是气候等短期因素作用,是季节性、周期性波动,从历年规律看,一般在7、8月份达到高点后,开始逐步下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