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股价下跌原因?

耿明喆耿明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海工装备板块,在2013年就是一片血海了 。现在整体估值偏低,但部分子行业和公司估值已经不高了。

中船集团整合,导致这个行业出现巨无霸,市场担心行业集中度提升,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其次,这个板块前期炒作过度,需要调整,加上近期海运业出现亏损,对下游需求有一定的抑制;最后,该板块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也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整体受到冷落。

目前看,这个板块的个股大多属于低位横盘的走势,有资金在不断吸纳,后市值得期待! 中国重工是其中跌幅较大的一个,主要是由于三季报不佳且出现预减公告所致。

从财务数据上看,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均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造船行业持续低迷,新承接订单不足,现有船只交付数量较多,加之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当前中船重工集团旗下股票整体市盈率(TTM)仅为8.87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从政策角度看,“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产业产值要达6000亿元。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条,未来将迎来爆发期,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有保障。

莫莹莫莹优质答主

中国重工(601989)在5月28日触及7.75元/股的高点后便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漫长下跌。截至7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5.94元/股,区间跌幅超过了22%。

分析人士称,近期中国重工股价走弱一方面与军工板块整体回调有关,另一方面或与前期该股涨幅过大有关,短期股价不排除进一步回调的可能,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重工作为国防军工装备核心资产,在政策推动下或将长期受益,继续回调或给投资者带来建仓良机。

股价持续走弱

据悉,中国重工是中国最大、国际领先的海洋防务与海洋装备科技产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涉及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核心海洋防务装备,以及海洋运输、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开发、海洋科学等涉海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用海洋装备和工业装备的研制、配套、服务及修理改造业务,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军用海洋防务装备、公务船舶、民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装备、船用动力以及高端海洋智能装备等,覆盖了工业制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服务军、政、民高端客户。

消息面上,近日中国重工公告称,公司20.475亿股限售股将于7月18日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5.13%,约合解禁市值117.4亿元,为公司近10年来最大解禁规模。从解禁类型来看,此次解禁属于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参与此次定增的机构共有11家,发行价格为5.58元/股,最新股价为5.89元/股,仅实现2.8%的浮盈。

事实上,在6月10日触及7.49元/股的高点后,中国重工便进入单边下跌模式,截至7月13日收盘,区间跌幅超过了22%。对此,分析人士称,军工板块近期面临回调风险;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来看,该股前期涨幅过大,存在回调需求,短期不排除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国防军工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行业估值仍存在进一步修复潜力。

长期价值凸显

中国重工近期股价的持续走弱也引发了机构的广泛关注。7月13日,中信证券针对中国重工股价持续调整称,中国重工是中船重工集团舰船产业的资本运作平台,是国防军工装备核心资产,未来有望持续推进集团军民融合产业资产证券化;海洋装备及工业装备等核心业务业绩持续增长,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比增幅超过150%,持续增长可期。同时考虑估值修复和国防军工改革的推进,继续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长城证券也认为,军工股前期经过大幅拉升后,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出现一定回落,叠加部分股东减持和军品定价改革的影响,板块短期或有回调,但是考虑到军工板块中长期成长性较高,成长的确定性较强,板块回调将会带来低吸良机。中国重工作为军工改革的标的之一,估值和业绩有望实现双修复,同时作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资产运作平台,看好其在军工改革中的长期投资价值。

东北证券也发表研报称,目前公司盈利状况较好,并且在船舶和舰艇制造方面较为优秀,同时中船重工集团将通过资本途径来推动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公司作为平台,将长期受益,近期调整是长期买点。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军工行业核心资产正在被市场重新认识,与成长性匹配的估值中枢正在形成。以中国重工为例,虽然公司军工属性突出,但整体估值中枢仍与传统制造类企业类似。目前,经过前期调整,中证军工指数回调约10%,中国重工回调约22%,板块投资已进入长期配置区间,中国重工的长期配置价值凸显。该机构继续维持对中国重工的“推荐”评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