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通胀还是通缩?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我们现在的CPI统计是存在极大漏洞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的CPI编制方法过于简单且不符合实际。
在简单的货币数量论框架下,当M≈kπ时,物价水平就会翻一番。 k是一个常数,取决于货币供给、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比例等。 M/k=2,m(t+1)/m(t)=2,意味着价格水平上涨了一倍。 但现实世界中,经济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用简单的关系式来描述。 用货币供应量增幅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的差值来计算实际购买力增长率,能够更好地说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这个差值如果是正的,就说明的实际购买力增长了。也就是说钱不值钱了,发生了通货紧缩;反之,则会发生通货膨胀。 因为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引入真实通货膨胀率的概念,所以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缺乏对真实通货膨胀率的衡量,导致央行判断通货膨胀的情况只能靠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即CPI来估测。但CPI所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无法很好地反映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化状况。 用CPI来估计实际的购买力增长情况是有严重缺陷的。
因为CPI统计的是居民消费品的价格,而居民消费是由无数个单一商品构成的,每一个商品的供求都是相对独立的。这就导致了消费品价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需、成本、税收等多种因素,单纯的货币因素并不一定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用CPI来倒推真实的通货膨胀率也是不对的。 当然这不是说CPI就没有用处了。
CPI作为一种宏观观测指标,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它至少反映了整体经济的情况,如果某个行业出现CPIGAP显著异于其他行业,就需要加以注意了。 这就像是我们用总收入除以总支出得到了一列数值,虽然它不能反映出具体某项支出的变动情况,但却能告诉我们总的支出趋势。 如果某一项目支出异常,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该笔支出的变动情况是否合理。这样就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经济运行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