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做空中国平安?

牧紫柏牧紫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4年5月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像保险业一样受到这么多的关注——除了那几次媒体铺天盖地的“抢盐”、“囤粮”事件以外。

最近一次关于保险行业的舆论爆发,应该算是今年7月份发生的“中国平安举报泰康人寿”“泰康人寿举报中国平安”的新闻了(此处为关键词) 当时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比比皆是,诸如《险企巨头“互撕”:客户名单被公开,实名举报背后》、《泰康人寿举报中国平安:代理人误导销售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等。

虽然事后有媒体曝出中国平安排出“自废武功”的解决方案,即关闭所有代理渠道,全面转至银保和网上销售渠道,但是显然已经为时已晚,舆论造口业已成。 这次事件有三大亮点值得留意。

一是时间上的巧合 ——正好发生在上证综指突破6000点之时;

二是性质上的类似 ——以前都是XX保险举报同行违规,这一次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分公司举报另一家保险公司的分公司(严格来说,属于下属分支机构的内部举报行为);

三是影响之大 ——直接波及上市保险公司,致使H股的中国平安和泰禾集团双双开盘暴跌,A股的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也受到牵连。

当然对于此事的细节,目前仍然知之甚少。

作为非寿险公司中最大的两家保险公司之一,中国平安全称“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而自称“将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的工作,依法履行应尽义务”。 而举报人所在的泰康人寿则态度谨慎许多,仅仅声称“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以维护公司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报道中,唯一没有进行正面回应的,恰恰是此次事件的主角中国平安。 我们不知道是否有人专门做空了中国平安,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仅凭这次的举报事件就可以坐实“中国平安虚假投资”的话,那么对这家保险业的领军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谢继匀谢继匀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做空是指投资者预期未来证券价格下降,即卖出证券,待证券下跌后再买回的交易行为。衍生品的出现,让投资者无需持有证券本身,只需通过做空合约便可享受证券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

在衍生品市场,股指期货是专门用来对冲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工具。股指期货市场上的多空仓位都是投资者自主选择建立的。既然是自主选择,就可能是根据基本面判断,也可能是根据技术面分析,甚至还可能是看天气、听消息,说不准。因此,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仓位增减并不必然反映市场对现货股市的看法。

以中国平安个股期货为例,由于香港市场的T+0交易制度和卖空机制,一些境内的投资者利用中金所对应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和香港的个股期货构建股指套利组合。境内投资者在中金所做空沪深300期货,境外投资者在香港市场做多中国平安个股期货,两者合并的交易策略实际起到对冲沪深300指数风险、获得无风险收益的套利作用。

因此,不能因为香港市场上中国平安个股期货的做空持仓增加就认为是看空A股或中国平安。实际上境内外市场上的持仓此消彼长,共同构成跨市场无风险套利交易。境内和境外的持仓合在一起看,既非做空,也非做多,而是一种中性策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