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近几年情况?

尹宸曦尹宸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能源紧缺”是一个被广泛传播的错误观念。我国能源总量巨大,不仅能源产量高,进口量也很大。 2015年,我国两次扩大原油进口配额,将进口限额分别提高到9300万吨和1.1亿吨; 2018年起,中国陆续放开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限制,允许非保税港区的LNG接收站对外出口; 同时,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等都在加大能耗减量工作; 到2020年底,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分别是2016年的近4倍和7倍。 目前,国内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不断加大,必须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双控制度,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无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来看,我国的能源都富余得很,根本不存在什么“紧缺”的问题!

造成“紧缺”表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第二,产业用能结构不合理,工业领域能源利用效率低;第三,各地盲目上马高能耗项目,对能源消费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

要解决“紧缺”问题,既要保持供需基本平衡,防止过度供应或短缺;又要调整用能结构,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具体可参考我之前的这个回答: 中国是否应该增加石油税以抑制汽车销量?- 苏世的回答 - 知乎URL 目前,我国石油加工能力已经世界第一,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8000万吨/年。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并不匹配。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重化工业特征明显,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发展滞后。

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不断予以引导和支持。如鼓励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允许新建化工项目进入工业园区,给予煤化工项目建设贴息贷款等政策。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石油管道建设也飞速发展。中缅油气管道、中哈油气管道等一系列能源大通道的建成,解决了运输环节“卡脖子”问题。未来随着沿海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陆续投产,成品油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国内汽柴油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逐渐缓解。 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和改革举措,我国炼油行业的整体能耗水平已大幅下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至2017年间,我国炼油行业平均能耗下降了约8%。近年来,中国石化等行业企业积极探索节能降耗新技术: 比如,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应用分子蒸馏技术提取轻烃,回收价值高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对已有装置进行改造,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替代传统的脱硫工艺等。

巫建桐巫建桐优质答主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中国能源发展出现了四个新的变化。一是能源需求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开始中国能源需求增速低于3%,呈零点几缓慢增长态势。初步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能源结构变化开始加速。预计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15%,2030年达到25%,2050年实现三分天下。三是能源布局调整逐步深入。能源生产逐步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集中。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西部地区能源开发仍将成为主战场。四是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更为迫切。价格机制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支撑政策体系有待加快建立。

在应对各种挑战和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的过程中,中国能源正以新的姿态,加速走进新时代:能源供求关系将从煤炭占主体,电力、石油、天然气全面紧张,区域间、品种间不平衡,向总体有盈余但调结构、促升级的任务艰巨转变;能源保障将从以国内供应为主,油气大量依靠国外,电力余缺调剂主要在区域内部平衡,向国内供应与国际合作并举,全国电力余缺调剂和油气跨区域调配成为常态转变;能源发展动力将从依靠要素驱动、政策推动和投资拉动为主,向要素、政策、投资、改革和创新综合驱动转变。中国能源必将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能源革命融合发展,努力构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