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进口的影响吗?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尽量答的简略一点 首先,中国扩大进口是势在必行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履行WTO义务,扩大进口是为今后提高开放水平打下基础(虽然提高开放水平任重而道远)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出口产品主要以中低端的工业制成品为主,这些产品由于利润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优势逐渐削弱。另外,从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现在的进口与出口并重的局面,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为进口可以带来技术、管理方法等生产要素的流入,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福利水平。
其次,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扩大进口也面临很多障碍。 从供给面来看,有产能过剩和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存在。低端产能过剩,导致出口企业竞争激烈,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又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扩大进口不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增加就业,那么结构性失业问题就难以解决。从中高端产业来说,受知识产权和法律壁垒等影响,进口产品的质量要远远好于国产产品,因此会一定程度上挤压当前中国的产业空间。 从需求面来看,居民消费需求因为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一直被压抑着,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不高。一方面,高储蓄率导致外汇储备高增,另一方面,外需下降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问题和贫富分化。如何激活内需成为当务之急。扩大进口可能有助于拉动国内需求,但前提是必须让低收入群体享受到进口商品带来的福利,否则有可能出现“富人买得起车,但是买不起进口车;穷人买不起进口车,反而买得起国产车”的尴尬。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沿海省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率先发展起来,实现了外资的集聚和进出口的扩张。但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力等成本的上涨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强,以往靠低成本和政策优惠吸引外来投资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如何运用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合理引导海外资金流向和行业转型,是各地政府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最后,关于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问题比较复杂。这里不再赘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提到贸易不平衡问题,大多数人立即想到中美贸易。实际上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只对25个国家存在逆差,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广泛性和长期性表明,贸易不平衡是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是经济发展和分工长期演进的结果。中国扩大进口,有利于其他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容量来平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平衡发展。
中国一直是全球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多次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多次呼吁取消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措施,多次呼吁推动贸易自由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断努力优化外贸结构,积极扩大进口,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货物贸易进口规模持续增加。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在全球货物进口中的份额达到9.1%,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全球第三大货物进口国。2001年到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8.6%,不仅超过9.8%的全球进口增幅,也超出了本国货物出口17.5%的增速。中国货物贸易逆差的前20大贸易伙伴中,超过一半是欧美发达国家。2001年至2012年,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进口年均增幅分别为16.1%、16.4%和12.4%,大大提升了这些发达国家的就业和出El,拉动了经济增长。2012年货物贸易顺差比2011年收窄近270亿美元,其中主要原因是对欧盟、日本货物贸易出现逆差或顺差下降。
二是积极向最不发达国家开放中国市场。2005年1月1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式对与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当时44个)中的30个(另外14个未向中国出口)开始实施95%输华商品零关税措施。2008年以来,中方对有关国家履行承诺的范围和力度逐年加大。2008年承诺范围涉及55%的税目,在关税减让国别覆盖方面,已对全球71个欠发达国家中的40个实施了有关承诺。2010年承诺范围进一步提高到95%,有关承诺覆盖了71个欠发达国家。
承诺实施2年来,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自44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11.1亿美元,而2012年进口额达到108.6亿美元,增长近10倍,2012年比2008年增长了近2.3倍。2012年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外贸逆差89.1亿美元,是2005年的137倍,其中2012年比2008年增长近21倍。
三是商业存在方式的服务贸易进口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赴海外投资的企业已超过2.3万家,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国际经验,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将为东道国创造超过40万就业机会;同时,众多跨国公司也在华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带动了电信、运输、金融、旅游等无形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2001年到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逆差增长了2.3倍;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进口的比重达到4.8%,位居全球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
四是出口退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2005年、2008年和2010年,中国先后三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减轻出口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2001年到2012年,中国累计办理出口退税5.1万亿元,年均增长逾16%。2012年办理出口退税9964亿元,比2001年增长近3.8倍,占2012年财政支出的6.8%,有力支持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发展。
五是对外贸易政策和进口管理更加透明、简明、便捷。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和管理越来越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越来越透明、简明、便利化。例如,在许可证管理方面,2001年,我国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共38种。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