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中国竞争优势?

盛冰洋盛冰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提法很宏大,答起来也很困难,简单谈几点:

1、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会更容易找到答案。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快速复兴的进程中都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当然,我们现在比他们任何时候都更富强。但这种富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我们拥抱了市场,用市场的力量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优势中最核心的内容: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产能)。

2、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市场的活力是中国竞争战略的核心。在培育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还要通过改革释放生产力,尤其是要素的生产力。只有不断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形成持续的增长动力,才能构建起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打造充满活力、开放包容、有利于创新的经济体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4、绿色发展。绿色是经济发展的底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共同体。

5、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坚持“引进来”的战略导向和“走出去”的突破重点,坚持“引进来”的规模和“走出去”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达雅琳达雅琳优质答主

培育中国比较优势。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使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形成互补和配套关系,从而优化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二是加快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推动实现从由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向人才数量优势。三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发挥“后发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使我国有可能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应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把我国制造业引上一条投入产出效率高、绿色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新轨道,实现“弯道超车”。

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制度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好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集中和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技术、业态和模式加快发展、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

通过“一带一路”推动产业走出去,借助国外低成本的要素资源来发展国内经济。通过促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好地利用沿线国家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和比较优势,实现我国产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