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会囤房?

庄王初庄王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房子对于我们这个文化背景下的群体而言,不仅仅是住所,更多的是一种资产的象征。买得起房意味着这个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持续还贷;买得起房,更意味着这个家能在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时更有底气。 买房对于国人而言,与买车、买包、买衣服完全不一样。

以车为例,我一个月赚1万,想买豪车,我可以攒钱,也可以贷款,即便还不起车贷,最后卖车还债,甚至可能卖不了多少债,但我最终买了豪车,我获得了面子。 但房子不行,我还不起房贷,银行会把我的房子收走拍卖还债,我不但没了面子,里子也没了。 正是因为房屋兼具居住与资产两种属性,所以才会出现人们为了拥有更大的房产而背上了更沉重的债务。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宁愿断供,也不愿将房子交给别人住或者低价卖出。 其次,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在中国,房地产金融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房地产金融化,并不是像美国一样,普通人贷款买房,购房者通过抵押房产获取资金,然后用于购房。中国在住宅地产领域的金融化,是银行信贷资金大量进入土地市场,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能够以更少的自有资金获得更多的建筑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在商业用地领域,虽然也有金融化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所占的比重较小,而且商业用地的规模远远小于住宅用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从住房改革以来,我们的房贷利息一直都非常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不少国家都提高了利率,而中国不但没有提高利率,反而下调了利率水平。 这不仅仅体现在个人住房贷款上,更是体现在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上。

2008年到2013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各地遍地都是大基建的项目和烂尾楼重建项目,这些项目和贷款的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

区蓓娅区蓓娅优质答主

中国人讲究有恒产才有恒心,有归属感,所以就有居者有其屋的情节,这应该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观念,所以中国人攒钱就是要买房,而且要拥有完全的产权,租屋是不安全的,这跟西方人观念不同。

在中国人概念里,房子还能保值增值。在90年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过程中,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发展里面起到了最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能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说钢铁、建材、装修、家私等行业,政府靠征地拆迁开发房地产过程中还能获取巨大的财政收入。

加上中国人多地少,很多农村进城的农民工,还有没有房的中国人,需要购买房产形成庞大的购房群体,供不应求导致房价不断上涨,成为暴利行业,进一步刺激了国家这个政策的持续性,更加促进了人民对房子能保值增值的认同感。

再加上中国国家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很多小地方的人都希望到大都市、大地方工作生活,就使得一些大城市住房问题更加突出,房价涨得更加厉害,这些大城市对周边小地方有很强的虹吸效应,又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小地方的人才购房流向大城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