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投资有哪些形式?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2.58万亿元,比上年减少4536亿元,下降0.2% ;实现利润总额9755亿元、税金总额1.8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99亿元和2645亿元,同比下降0.4%和1.4% 。尽管整体表现平平,但是也有亮点,如地方基建投资的回升、“PPP”模式应用的深化以及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明显提速等,都为行业未来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土地收益
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通过土地收益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而建筑企业的拿地方式主要有四种:招拍挂、合作开发、代建权和租赁经营。
以招拍挂为例,具体又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地方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操盘,即所谓的“土地管家 ”模式;另一种是建筑企业作为开发商独立运作,这种方式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资金能力和丰富的建设经验,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政府资源,否则很难操作。除土地收益外,围绕土地的补偿收益还包括拆迁补偿、青苗补偿等费用,这些费用的收取依据主要是当地的地价水平。
(二)项目收益 在现有制度框架内,除了土地收益外,项目的收益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其中前四项为税收法定负担,后两项为企业自主负担。
(三)融资收益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有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发行股票和公募基金以及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等。在这些融资渠道中,既有政府支持的公益性建设项目,也有完全市场化的融资,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类金融业务,所以需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