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属于什么行业产品?
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工具,它主要包括碗、盘、杯、匙、筷等。它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餐具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历经了七、八千年漫长的历史。原始人茹毛饮血,用双手抓取食物,感到既不卫生也不方便时,便产生了最原始的餐具,距今已有七、八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后期,是餐具产生并初步发展的时期,人类开始掌握制陶技术,出现了木、石、陶制品的餐具。商周时期是餐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除继续延用原始社会后期所用的一些餐具品外,我国在商周时期开始用青铜铸造餐具,青铜在当时是一种高贵的金属,所以,这一时期的铜器制作精巧,纹饰优美。
经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餐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中国陶瓷技术已很成熟,在这一时期,不仅釉陶餐具大量生产,瓷餐具也问世并广泛使用,制作的餐具品主要有耳杯、平盘、高足盘、碗等,秦代仍用青铜制作餐具,但造型趋向朴素、简单,没有纹饰。这一时期的漆器餐具蓬勃发展,处于全盛时期,出现了盘、耳杯、高足杯、斗斛及盒等。此外,汉代还有用金、银制作的餐具。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金、银、珊瑚、玻璃等材料制作的餐具。餐具发展第四个阶段是隋唐五代,陶瓷餐具已相当繁荣,并大量向国外输出。铜制餐具较之汉代有较大发展,造型多样,纹饰美观,制作精巧。漆器餐具仍很盛行,种类也很丰富。这时期还有玻璃餐具及用皮革制成的便携式餐具。餐具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宋、辽、金、元时期,陶瓷餐具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瓷种类很多,著名的瓷窑有“五窑二窑”,五窑:河北定窑、河南的汝窑、钧窑、哥窑、福建建窑;二窑:江西的景德镇窑,广东的石湾窑。这一时期的铜、银餐具制作精致,花纹多样,装饰讲究。这一时期的漆器餐具在宋、元两代仍有发展。餐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明清时期,在明代,景德镇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出现了永乐的“甜白瓷”,宣德、成化的五彩、斗彩瓷,万历年间的青花瓷。这一时期瓷器已成为普通餐具。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珐琅彩,雍正年间发明粉彩。此外,清代还有象牙、犀角、珐琅等制作的餐具,质地优良,制作精湛,造型优美华丽,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中国餐具的珍品。
餐具的制作原料,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在新石器时代,主要有木料、石料、陶土等。在商周时期主要有青铜和陶料。在春秋以至清代,制作原料逐渐增多,主要有金、银、铜、铁、锡、玻璃、珐琅、骨、牙、犀角、皮革、陶瓷、漆器、象牙等。现代制作餐具的原料主要有陶瓷、珐琅、玻璃、塑料、不锈钢等。
餐具的造型随制作原料和具体用途要求而异,在原始社会,石制餐具主要有石勺、石碗,木制餐具主要有木碗、木杯。陶器餐具主要有鼎、簋、盂、豆等,主要用于盛放食物。商周时的青铜餐具主要有箸、匕等,箸是箸的异体字,就是筷子,匕是一种匙羹。战国至汉代人们用漆器餐具主要是耳杯,西汉时耳杯造型多为长体,有曲腹和直腹之分。唐代的金银器有盘、杯、箸、匙等。唐以后的箸,宋代开始称箸为筷。明清两代的箸多为竹箸,也有象牙、犀角、紫檀等材料制作的箸。现代餐具的造型主要根据具体用途要求来考虑,主要有碗、盘、杯、匙、箸等几类。碗为盘状容器,口大底小,有深、浅之分,一般口径15至20厘米。盘为扁圆浅底的餐具,有方圆两种造型,一般直径30至40厘米,用于盛菜。杯为饮具,有茶杯、酒杯等造型。匙、箸是取食具,一般匙用于饭食,箸用于菜食。匙有长、短、厚、薄、曲、直之分。箸长径约20厘米。
餐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习俗不同,造型风格也不同,餐具的造型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它从造型、装饰上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商周时期的箸、匕造型古朴、大方、厚重,纹饰精美;汉代的漆器耳杯等具有轻灵、华丽的风格;唐宋金银器的造型优美、华丽、玲珑精巧;宋代瓷器的造型朴素大方,典雅庄重又具有明显的曲线美;清代珐琅彩、粉彩餐具造型富丽堂皇,色彩艳丽,制作精美。少数民族餐具的造型风格质朴、粗犷、厚重大方。餐具按用途不同餐具造型也不同,碗和盘主要用于盛菜,两者有深、浅、曲、直之分,以满足不同菜食的需要;箸和匙主要作为取食具,匙有长短,用于饭食,箸用于菜食。
餐具的装饰图案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餐具上的装饰图案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盆上就已出现,但真正餐具的装饰发展始于宋代以后,它的产生是经济繁荣,艺术发达,封建统治者生活奢侈,讲究饮食生活和美化生活环境的结果。餐具的装饰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有云龙纹、云凤纹、云蝠纹、夔龙纹、折枝花果纹,松鹤延年纹、花鸟纹等,还有吉祥文字和山水、楼台、人物故事等装饰图案。
餐具的发展,既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反映,也是人们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现,它具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实用价值,使人们对过去、现代的饮食文化、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