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如何赚大钱?
一、银行赚企业的钱
银行对公业务,是银行赚取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无论是在存、贷、汇方面,还是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对公业务一直是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银行纷纷将对公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点来考虑,通过各种创新和政策倾斜,拉动对公业务增长,抢占企业市场。在资金链日益紧张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资金调度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导致企业不得不向银行贷款。银行正是利用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巨大需求,对公业务的收入也就顺理成章地“水涨船高”了。这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中,可见端倪。
二、信托赚社会个人精英的钱
信托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受托人要按委托人的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这个委托人指企业主、私营业主等富人。这些人有闲置的闲散资金,但没有时间去理财。按照信托原理,受托方(信托公司)要根据委托方(富人)理财意愿,以“物尽其用、钱尽其利”为准则进行运作和经营,并将运作结果回报给富人。那么信托公司能为社会精英理财到什么程度?能赚社会精英什么程度的“钱”?这是由信托公司的运作和经营成果所决定的。一般说来,社会精英之所以将辛苦挣来的闲散资金交给信托公司去理财,一是因为对理财公司有基本的信任;二是对理财公司的专业水准有基本的信心,三是看中了高收益的回报。因此,能赚社会精英的钱,这种钱是理财回报的钱。
三、保险赚穷人的钱
保险是受国际国内广泛认同的“准公共产品”,其产品本身的基本功能是分担风险、补偿损失。国际惯例是普通人的家庭中各项收入支出占比中,有可支配收入10-15%的用于缴纳保险费的提留,中国人俗称“买保险”。但中国人均收入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有差距,所以对穷人的社会大众,10%的提留是“大数目”,要拿出收入的15%来“买保险”就有点“肉疼”而成为“大包袱”了。因此,中国人在家庭理财方面,对“买保险”还是比较谨慎的。但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且有“熟人社会”的基本国情,保险业的营销员往往在“人情世故”和亲情、友情面前花足了功夫。加之保险产品有“刚性的现金流”和“弹性的收益”,因此,对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缴纳的保险费还有一定的诱惑力,但相对“弹性收益”就较低,而“刚性支出”成了不可退的缴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是赚穷人的“钱”,这种“钱”被锁定为不可收回的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