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资产是怎么产生的?

伊泽伊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以下简称非标)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非标是相对于标准化债权,标准化债权一般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流通,如 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

随着 200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4]第 70 号文)(以下简称“70号文”)对存贷比例的严格考核以及《新资本协议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越来越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来开展表外业务,非标应运而生。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第 72 号文),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理财计划项下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成为非标重要的载体形式,随着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发展,银信非标规模不断扩张。2010 年末,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规模达到 3.05 万亿元,占信托资产总规模72.62%。

由于部分非标采用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等方式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销售从而异化成过度追求高收益的类信贷业务,且银信渠道对接非标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2010 年以来,监管针对非标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 201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进行了限制,如非标投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 35%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