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通意思是什么意思?
“股票通”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在2014年8月17日正式宣布推出的互联互通机制,是指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本地合作机构进行买卖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该机制于2014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在“股票通”实施之前,A股已经开通了港股通的通道,即只限于沪港通中的港股通部分,而“股票通”则扩大了投资标的的范围、拓宽了交易的渠道,使得跨境投资的便利化程度更高,同时也标志着国际板渐行渐近。 “股票通”的开放对两地股市乃至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其将促进两地的资金流动与资产定价效率的提升并最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但是,其短期效果有限甚至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市场处于熊市时)。
关于“股票通”对两地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资金的双向流通会削弱香港的离岸地位吗? 目前,香港市场的市值约为35万亿元港元,其中外资持有约6.6万亿港元,占比约19%,国内投资者持股约28万亿港元,占比约80%。从规模来看,香港市场的外资持股比例并不高,而且大部分为QFII所持,其离岸性质并不明显。 但是,随着沪深股通的开通以及境外居民通过这一渠道直接购买内地权益资产的意愿增强,未来流入香港市场的境内资金可能会逐步增加,从而提升我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逐渐改变目前以国内投资者为主的格局。
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随着“股票通”机制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会不会有越来越多境外资金选择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内地股市而不是选择去美国购买标普500或者购买新兴市场的ETF基金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就会减弱甚至丧失,这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与挑战。
第二、能否提高两地资产价格的关联度? 根据前文所述,由于“股票通”是面向存量投资者的,因此其只能影响已上市公司的市值,而不能增加新股的供给,所以短期内不会增加新股供应量并对股价造成冲击。然而,随着“股票通”的不断完善及新机制的推出,增量投资者会通过沪港通等途径购入新发行的股票,这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两地资产价格的关联度进而使风险传染的风险加大。同时也会使国内的货币政策受到更大程度的制约,因为如果一旦国内经济出现波动,外资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将会大量抛售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这种风险的蔓延与扩散。
第三、是否会分流“港股通”的资金? 在开通之初,沪深股通的投资限额均为500亿元/日,但到了2016年中旬却分别上升至850亿/日和1500亿 / 日水平——增幅接近一倍!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自“股票通”成立以来,每天流向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资金都远远超过了“港股通”的限制额。这就说明一方面有大量外资通过“股票通”这一渠道流入大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国内投资者想通过“股通”来获取超额收益。
虽然现阶段无法判断这种超额收益到底来自哪里且有多少是来自“股票通”而非其他渠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通过“沪股通”买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成本是要比通过"港股通"要低很多的,这无疑会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并使他们更愿意通过这一渠道配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