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吗?
当然可能,而且机会非常大! 但问题是,中国的崛起,能不能顺利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华丽转身…… 很令人怀疑啊!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在太特殊了!!! 在西方,民主和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讲经济越发达,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就越容易通过选举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就算有选民不满,由于缺乏足够的选票,民选政客们也就只能随大流,继续执政下去(除非出现像普京这样的“特殊公民”)。
而在中国呢,是有可能打破这一循环的——因为我们现在有足够多的选票,以至于极少数的激进分子也能够左右政府的决策方向,比如说在环境问题上的“翻案”、“倒曹”、“挺李”等等,都说明了中国在工业化进程当中遇到的环保争议,最终很有可能以政府让步而告终。
而一旦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工业体系完成了升级换代,中国经济又可以继续增长50年以上(2050年前后)。到那时,恐怕是最危险的时候到了,因为激进势力会在既得利益集团和官僚体系的庇护下进一步壮大,如果仍由他们主导着政治舞台的话…… 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吗?答案是可以的,但这需要时间,还需要机遇,更需要我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发达国家通常有四项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是否达到富裕水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是否达到发达水平、工业化是否完成、城市化率是否达到发达水平。
对于中国,第一、第二、第四个指标都好说,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完全达到标准,唯有第三个指标将会长期困扰中国,因为我们的工业化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发达国家不仅有高水平的工业,也有高水平的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靠工业来支持,发达国家的农业就是建立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精准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水平之上的。美国是发达国家,可它农业中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高性能种子等都是自己生产的,但中国的农业装备、农业材料及农业投入品还严重依赖于外国。
农业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一个国家如果工业化程度不够,即使农业再发达,也难以成为经济强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就是前车之鉴。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我们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农业现代化进程还任重而道远。农业现代化了、工业化完成了,城市化率接近甚至达到了100%,那么中国的城市将不再需要大量农民工,我们的农民也不再是农业转移人口,而将都是市民。他们可以安心务农,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更高,人们也不再“耻于务农”,中国农业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那么,中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吗?回答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