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贺樱桃贺樱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伪命题。 首先,从人均GDP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属于高收入国家行列(中位数);第二,中国的政府财政能力和行政效率也属于世界级水平;第三,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确实还停留在相对不富裕阶段。 所以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让蛋糕做大并切分蛋糕?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简单回顾一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拉美的经济发展历程。二战后拉美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欧美市场的开放以及当地资源的出口和初级产品的涨价。这一轮增长中,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到了70年代,随着美元危机的爆发和美国贸易壁垒的提高,拉美的对外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寻求出路,拉美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大量举借外债,盲目引进技术设备和资源的开采项目。宏观杠杆率的急剧上升加上经济的脆弱性使拉美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八九十年代持续低迷。

拉美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遭遇的发展困境值得重视和反思。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外资流入的依赖性和盲目性,二是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和贸易的逆全球化,三是宏观政策的误导和扭曲。

今天回过头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经济体,日韩作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复存在,过去那种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失效;新加坡和以色列这样的中小型经济体,虽然有着完善的制度安排和高效的执行能力,但因为先天不足,国内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小,在外向型经发展中面临着本土市场和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唯一有可能复制拉美奇迹的只有俄罗斯这样的超大经济体,但却有着深刻的制度缺陷。

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体量和经济结构复杂的大国而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之道在于完善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放松管制和创新体制。只有给市场以更自由的运作空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调节分配的作用,才能形成效率导向的优胜劣汰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和冰洁和冰洁优质答主

从一些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义主要有三条:

一是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核心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经济的增长最终来源于人的素质的改善,只有人不断学习掌握了新的知识、技术和思想,才能推动创新、推动经济和自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制度推动,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其始终与产业发展同步,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是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变。一般而言,工业化前期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对集约化,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升,一些产业会逐渐转移,一些新兴产业会相应替代。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业会向生活功能完善的都市圈迁移集聚,都市圈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一个国家只有适应这种趋势,让产业在不同区域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不断替代、有序转移和集聚,才能使整体经济获得活力,持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三是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而没有波动。当经济增速放缓时,收入差距有可能拉大。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并能够通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逐渐提升人力资本,使他们在收入放缓时能够保持社会消费的稳定,才能使经济稳定在没有通货紧缩的状态中持续增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