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行指数怎么查?

区蓓娅区蓓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简单回答,中国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全面反映中国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体系。 所谓“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的前导或预警性指标。这些指标的经济波动往往提前于宏观经济总体波动的6个月至2年出现,因此又被称为“预测指标”(Predictors)。它们对经济周期具有导向作用,又称为“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而随后出现的反映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则可称为“同步指标”(Following Indicators)和“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不同类型的指标出现高峰和低谷的顺序大致如下: 金融资产价格、信贷条件、现货市场成交情况首先上升或下降,从而发出通货膨胀或者通缩的信号;商品价格、就业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紧随其后,有所变化;最后,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实际GDP水平等滞后的指标才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领先指标都是一致的。同一项指标在个别国家可能属于滞后指标,而在另一些国家却属于先行指标。例如,在发达国家,失业率一般属于滞后指标,但在发展中国家,它往往是重要的先行指标。

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通用”的先行指标,各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指标体系。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更要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通过相关的指标率先表现出来。我们在构建中国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的时候就应该优先考虑这些指标。从政府决策的角度来看,能够提前3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发出预警信号显然比那些滞后的总量指标更加有意义。

邱珂邱珂优质答主

从数据来源上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一个非常好的先行指标。它对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具有非常重要的预警作用,市场较为关注其分项指数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虽然目前市场还存在中采咨询调查的中国制造业PMI,但相比之下,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制造业PMI对宏观经济的指示意义更大。而从数据公布的时间来看,每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月中国制造业PMI,比宏观经济数据公布时间提前近两周,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

从统计方法上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在统计覆盖区域上,全国20个省、区、市,每个地区所辖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综合指数的时候,会采取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计算。在计算各个指数的时候,由于PMI指数采用问卷调查的统计方式,根据统计出来的每项指数的占比,来推算各类指数的绝对数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