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融资难?
方蔷最佳答案
1、国内的企业融资,其实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只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制度性差异; 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非常活跃,拥有全球最为密集的融资机构,为上市前的创业公司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虽然美国的创业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与美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数量相比,国内的中小民营企业家面临的融资难题似乎更为突出一些。这是因为两国在金融体系、法律制度和市场文化上的不同所产生的。
2、首先,从金融体制上看,由于国内目前主要金融机构都偏向于为大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缺乏专门面向中小企业(SME)的金融服务,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有心无力。而美国则有所不同,其建立了覆盖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可以便捷地找到对应的客户群体。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在融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融资资源、渠道和方式都要远远多于国内企业。
3、其次,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保护投资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在美国,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强大的法律保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尚不完善,导致投资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进而使得投资人处于弱势地位,很难主动积极地寻求维权途径。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创业企业不愿意进入公开证券市场,因为上市的流程和法律风险需要企业主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应对。
4、最后,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外,国内的中小企业还面临着的融资难的问题还有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缺失等问题的困扰。
一、体制性因素
长期存在“重投资、轻消费”,“重积累、轻分配”的传统观念,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这种模式极大地抑制了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银行的高利率和低信贷额度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其自身难以解决的缺血困境。因此,由我国体制所决定,金融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发展完善,这一因素致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遭遇困境。
二、法律性因素
对于银行来说,向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和利润少的特点。目前的法律对银行来说保护力度不够。《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适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借款人应当接受贷款人的监督检查”。但没有对违反《贷款通则》规定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信用,骗取、挪用、违章使用银行贷款行为屡禁不止,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三、企业性因素
很多中小企业存在产权不明晰、组织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严格、财务信息不透明以及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等问题,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足额的资金支持。
四、社会性因素
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大企业偏好”倾向。这种倾向的根源在于人们缺乏对中小企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大企业偏好”倾向,不仅使中小企业在社会上得不到重视,更降低了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