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企业有哪些影响?
我是做不锈钢管的,属于终端加工企业。目前不工作,员工放假中 目前不工作,员工放假中 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今年一直亏损状态。原本定在3月份的展会,延期到6月份,又因为广东疫情再次延期到现在都没确定时间,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业务开展。 不锈钢管用于建筑行业,一般建筑工程是用PPR管或者铝塑管,对于不锈钢管的应用很少,只有一些特殊的建筑工程才会使用。现在停工,待工地开工后,我们才有活干,预计至少上半年我们是没什么收入的,亏血本那是肯定的,希望下半年能好转吧! 作为终端工厂,原料都是采购的,除了疫情导致的停产,还有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是让我们很头疼的问题。比如前段时间镍价暴涨,我们采购原料需要大量备货,成本一下子增加很多,现在又下调了,我们备料的损失暂时还不清楚。
另外由于终端客户工程款不能及时到账,我们也有收不到钱的风险,虽然不多,但是多少也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一些风险。 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环保,对于我们这种有一定污染的企业来说,如果当地政策要求严一些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关停,那对企业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不锈钢管生产厂家,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真的感觉好难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一下我们这些小企业的难处,帮我们渡过难关!
对纺织等行业有一定推动作用,但作用有限。
一方面,成本的下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但是聚酯的降价也会传递至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对它们的盈利形成压制。目前纺织企业接单状况不理想,原料成本的下降并未能有效刺激订单需求。另一方面,PTA价格下降对以长丝为主要原料的涤纶织造企业成本的向下传导作用有限。涤纶织造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由涤纶长丝和坯布之间的价差决定。目前坯布的跌幅不及长丝,价差有所扩大,涤纶织造企业的利润有所改善,但坯布的跌幅不及PTA和MEG,PTA和MEG价格的下跌对涤纶织造企业的传导受限。
目前终端织机和印染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偏低水平,产销率偏低,成品库存难以有效累积,并且在目前织机利润偏好的情况下,开机率的回升潜力有限,因此终端消费并未出现明显的回暖。上游PX价格下跌对PTA的成本支撑减弱。下游PTA装置集中检修结束,供应逐渐恢复,但下游聚酯和终端消费仍处偏弱运行中,市场交易逻辑偏空,PTA价格预计跟随成本端下滑。从估值角度分析,PTA绝对价格和加工费均已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期现基差也偏弱,下行空间或受限,后期的下跌走势可能趋缓。目前来看,终端消费的边际变化不大,需求复苏拐点尚未到来,预计后续产销率或呈现偏弱运行,产销率难有明显起色,聚酯库存可能进一步积累,难以有效去化,因此短期聚酯端价格将跟随成本端的弱势。后期若终端需求出现明显回暖,产销率起色,聚酯企业开工率回升,聚酯端的下跌空间或有限。
综合来看,当前产业链处于低产成品累库阶段,价格承压走弱。终端织机和印染企业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终端消费并未明显回暖,下游聚酯和终端消费仍处偏弱运行中,成本持续压缩导致价格重心下移,PX-PTA-PX的下跌趋势仍将持续。但PTA和MEG价格均已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而下游聚酯和终端消费仍然偏弱,聚酯和终端库存难以有效去化,预计后续PTA和MEG的下跌走势可能趋缓,基差走弱或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