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有权处罚吗?
这个问题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关系两个层面,其实现方式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的话,公司作为法人主体是不享有惩罚权的(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公司可以依法给予违反公司制度的人员一定的经济上的处罚,但这种罚款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序并且仅限于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而对于其他违法行为,公司则无权进行处罚);但公司作为非法人团体,可以通过其规章制度来对员工进行适当的规制,并以此为基础对违规的员工予以警告、记过等处分,进而达到警示其他员工的目的。至于这种通过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来规范员工行为的方式是否恰当,取决于多种因素,在此就不赘述了。
其次,除了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对于员工行为的规制之外,我们可以考虑借助外部力量的干预,以实现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纠正以及违规利益的减少。例如,通过对新闻媒介披露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以此来震慑潜在的违法行为人,督促其谨守法度;又如,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由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从属性,导致劳动法对于用人单位的行政约束力明显弱于对劳动者的行政约束力——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支付;而劳动者不履行劳动义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只能责令限期改正。这是劳动法基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初衷所做出的一种制度设计。不过,我们应当意识到,在这种制度下,虽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强制力较弱,但是,一旦劳动者借助司法途径来寻求救济,最终法院还是会追究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38条之规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的设计最终还是要由用人单位来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