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有哪些费用?
1、交易佣金,交易所规费,清算机柜费; 2、债券发行阶段的费用包括:(1)制作费,如打印/复印/传真等;(2)邮寄费;(3)与监管部门沟通的费用(如接触费用、交通费等);(4)公告费; (5)其他可能发生的费用,如咨询费、审核费、备案费等。
3、债券存续期费用主要包括:(1)每年支付的管理费、托管费等;(2)每年支付的财务顾问费;(3)根据《公司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发行人应在每年4月30日之前发布年度报告,所以4月份也是费用支出比较集中的时间;(4)按照最新会计准则进行财务处理以及申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审计费、验资费等;(5)其他可能的支出,如信息披露违规导致的监管罚款等。 企业发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满足的条件非常多,并且每一个条件达到的要求都相当高。如果企业的融资需求非常迫切,建议先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再行准备发债事宜。
1、前期费用。前期费用不固定,由各承销商根据发行人的具体情况商议后决定。前期费用由发行人直接支付给承销商,主要用于尽职调查、承销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2、律师费和审计费。发行人应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和审计费,其中发行人在最近一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须经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为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发行人应根据《关于加强企业债券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意见》(发改办财金〔2017〕1518号)文件要求,聘请具有评级许可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企业债券跟踪评级,具体收费标准请与相关机构进行商议。
3、评级和推荐费。企业债券需进行债项评级,且债项评级不低于发行主体评级。如发行人本身不具备私募公司债发行主体AA级条件,则还须进行主体评级,评级费用由发行人向评级机构直接支付,并签定相关合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优质企业债券”,须聘请具有评级许可证的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主体信用评级,债项评级可为豁免。推荐费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向承销商收取,用于对发行人进行尽职调查。
4、担保费。企业债券如提供担保,应按要求采用无条件不可撤销保证担保,担保费由发行人根据协商结果直接向担保方支付。
5、发行手续费。每种债券的发行手续费率有所不同,由发行人和承销团在协商承销费率时一并商定。手续费在承销协议和承销团协议中明确,承销商所得手续费从分销认购款中直接扣除,其余款项在收到后三日内划入发行人账户。
6、刊载发行公告的费用。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需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金融报刊上刊载发行公告,发行人应根据报刊收费标准直接向相关报刊社支付广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