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企业有哪些污染?
1、尾矿库: 由于我国大部分磷矿山是露天开采,故采出的磷矿石经破碎机破碎后形成粗粉(粒径小于3.5mm),再通过给料机加入磨矿池中进行研磨,经过两次研磨,将粒径磨至5um以下,即成为磷矿粉或磷酸氢钙(以CaCo3计含量在90%以上,属于矿物学中的半结晶状态)。 生产1吨磷矿粉大约会产生2吨左右的尾矿。这些尾矿被收集到尾矿库内进行堆放,如果管理不善或者遇到极端天气,例如暴雨和洪水,有可能造成重金属等有害元素进入土壤和水系,对环境产生危害。
磷矿粉在储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尾气,其中含有的P2O5浓度很高,如果散发到空气中,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在尾矿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环境污染。目前一些先进的磷矿企业都配备了高效的除尘设备,并且采用干法生产工艺,避免了湿法工艺产生的废水,从而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2、冶炼厂: 如果磷矿石中含有少量杂质,如铁、铝、钛等金属元素,则无法直接用于肥料或化工原料,需要用化学方法将其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需要冶炼。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酸法提取,即先用盐酸浸泡、过滤,再用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然后沉淀、分离、灼烧,即可得到较纯的磷酸铁或磷酸镁。 有业内人士指出,利用冶金炉法制备高纯度金属磷和金属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氟化物的废气,应当引起重视。 在制造三聚氰胺的时候,会有少量的甲醛蒸汽散落在车间里,而对甲醛敏感的人群若是长时间吸入含甲醛气体可能会引起鼻炎、过敏等症状;而三聚氰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会含有氮酮类杀菌剂以及丙烯酰胺聚合物,这类物质对人体也有一定毒性,应加强处理防止污染。
磷矿山的污染来源多、危害重、分布广、持续久,是全国众多矿山开发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污染源地,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亟待加强管理和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磷矿山的污染源
地下水源污染源
在磷煤铁兼备的矿区,常是多矿并采。如湖北兴山磷矿,煤矿与磷矿在地下呈雁行状平行交叉分布,磷矿在上、煤矿在下。煤矿开采时,受磷矿隔水层影响,时常淹水报废,同时磷矿也因此受淹。在井巷开采中,地下承压水、地表水渗入矿井,经泵排到地表用于选矿后,作为废水直接排放。磷矿开采时,矿体破碎,裂隙增多,加上排土场渗滤水沿矿坑或排土场等裂隙排入地下水,使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地下含磷水沿裂隙返回地表后,常汇入小溪沟或经地表裂隙排入干流,使河流水及沿岸的土壤遭受污染。
地表水污染源
磷矿山的选矿废水、矿坑涌水及排土场、尾矿库的渗滤水,往往作为地表径流直接排入附近河流,致使地表水污染。
尾矿库(或尾矿贮存场)和排土场污染
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数量很大,约占采出矿石总量的30%-50%,通常尾矿以浆体形式排入尾矿库内,经干滩脱水,人工或天然加压固结。由于尾矿库的筑坝所用坝壳或坝基为当地土石,尾矿中含有的大量可溶性磷酸盐、硫酸盐等成分,在雨季经渗滤作用形成污染水,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地下水的污染。排土场污染情况与尾矿库大致相同,只是排出的污染物中含有的磷酸根要略低于尾矿库。
大气污染源
磷矿属土石矿山,没有瓦斯释放。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凿岩爆破、井巷通风、矿石或废石经汽车运输引起的粉尘。
固体废弃物污染
磷矿山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石和尾矿,两者约占采出原矿的40%-70%。废石通常排至排土场内,尾矿排至尾矿库内,若管理不善,将对周围环境及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构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