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1.上海作为帝国主义的租界而存在,当时中国的主权不完整(北京条约等),使得外国可以不受清朝与民国政府干涉而在上海修建公共租界——这也是后来解放后南京西路、静安寺等地为何被称为“上只角”的缘故,因为原英租界的范围基本就是现在的静安区;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刺杀,袁世凯为了缓和同西方的关系,派曹汝霖前往慰问,并应德国要求,将东交民巷使馆界内的德皇公馆拆除,以此作为道歉。随后德国提出在华驻兵及扩建德租界的要求,遭到中国拒绝,于是德国便联合奥匈帝国和俄国向东方发难。一九一四年十月十九日,两国军舰驶入黄浦江,并向吴淞镇开炮轰击,这就是著名的一炮而红的“肇和之战”(旧上海话“肇”读作“照”);
3.一战结束后列强争利,各国联军于一九二○年进驻南京东路一带,作为战利品分赃,并将此处改名为“国际饭店”(现已不存在)以纪念此次行动;
4.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孙传芳奉直鲁联军总司令张作霖的命令在沪抗战,战败后北撤至徐州,其所辖第五军团由参谋长陈调元率领南渡长江,进入安徽,后又进入江苏,一度盘踞在镇江、常州一带,因陈调元部内部不满陈的军阀作风和独裁欲望遂发生兵变,陈率部逃往上海,被蒋中正收留,其部因此也成为蒋的嫡系。自此上海成了蒋的中原基地,而以陈调元为首的皖系军阀则在上海盘根错节,形成了所谓的“淮海中路帮”,这为以后蒋系国民党在上海的强势建立了基础;
5.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经济的急剧萎缩,同时重庆作为陪都的种种不便,使上海再一次成为政治重镇,大批行政机构从重庆迁往上海,同时大量军队(如第五军)也进驻上海,由此引起上海人口的空前暴涨…… 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上海人口已经达到500万,比抗日战争前增加了将近一倍!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河湖水网地区,历来是以农渔为经济主体的生产方式。明清时期,上海县城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开埠后,上海以租界为中心,迅速成为远东地区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中心。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953年12月,根据中央指示,上海开始进行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只出不进”,1958年至1986年期间全市实行严格户口管理制度。198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外来人口综合管理。2002年7月起实施居住证制度,“十五”期间共发放居住证179万张。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上海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到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市区面积已扩充到3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3万人。据调查,当时上海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31000余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陆域面积624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8.0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878人。2005年全市陆域面积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28.76万人,比1953年增长了2.2倍,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724人,52年平均递增153.3人;户籍人口1338.71万人,52年平均递增71.5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规模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人口密度较大的中心城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扩散。1990年至2005年,人口居住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了41万人。据抽样统计,1993年至2004年,外环线以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了42万人,外环线外郊区常住人口增加了170万人,增幅达29%,占全市人口增加总量的78%。近郊的浦东新区和闵行、宝山、嘉定四区常住人口共增加了120万余人,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5920人增加到9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