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分为华几区?
我同意最高票答案的分区方法,并且认为加上陕西和甘肃东半部可以构成中原区(不是中原省)。 但是如果再加上我的家乡湖北大部分地区、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的话,应该更有代表性一点——这一片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炎黄二帝就在今三门峡市附近)。
这里曾经是夏商周时代的核心区域,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略要地——中原争霸的主要舞台在这里。 秦灭六国的最后一步就是从函谷关(今灵宝市)出兵,一路横扫关中平原和东部的山东半岛。
另外,这一地区处于北方游牧文明与南方水网文明的交冲地带,具有明显的边界特征: 往北离开秦岭-太行山脉,就是蒙古高原和中西伯利亚的旷野,往南离开汉水中下游,就是云贵高原和热带季风气候。
在农耕文明向游牧文明的过渡带中,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对简单,易于理解。从文化上的沿革来看也是清晰的: 从夏商周到先秦时期,这里是“华夏”的概念中心;而到了秦汉之后,则是“中华”概念的中心所在。 最后想提一下,虽然我祖籍山西,但是一直生活在湖北东部,因此对黄河中游和渭河平原并不像对秦岭和汉水流域那么熟悉。如果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中国的地域广阔,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青藏高原区和南部热带区。下面分别叙述各区的概况:
东部季风区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6.8%。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在20℃以上。降水充沛,夏季尤其多雨,年降水量从400毫米以上到30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地区占年总量的70%以上。由于受季风影响,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东部季风区的水热资源相当于西北内陆区的20-60倍,因此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和林业区之一。
西北内陆区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4.4%。北纬40°以北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7月22℃以下。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这一区域,是中国主要的草原牧区,也是旱作农业的重要地区,同时兼产棉、瓜果、皮毛等,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青藏高原区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4.5%。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下,7月,0℃至10℃。但因海拔高使得太阳辐射强。年降水量在200-700毫米之间。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南部热带区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4%。大部分区域温度极高,一月平均气温16℃以上,7月28℃以上。年降水量1800毫米以上。境内为热带雨林、季雨林、草原,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橡胶、咖啡、芒果等热带作物,有些地区可以种植水稻和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