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上期货?
国发【2016】9号 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供给侧改 革的意见 中金所肩负着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创新之中。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金融市场重大改革中,包括建立国债期货市场(1995年)、推出股指期货(2010年)、开展大宗商品期货交易(2013 年)以及设立中金所(2010 年)等,均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这些举措对于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供给 侧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债券市场,丰富和创新产品,进一步活跃金融衍生品市场”。这是国家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赋予期货市场更重要的职责——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连接现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期货市场可以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其管理价格风险、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需求。期货市场规模的增长和功能的发挥还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并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近年来国内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逐步提高。例如钢铁行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有色金属行业利用期货市场比例也在稳步提升。然而与发达国家成熟期市相比,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市场结构也不尽合理。
从结构看,期货市场目前仍以商品期货为主,金融期货相对较弱。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三大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但与国际成熟的能源类期货市场相比,我国的能源类期货品种仍明显缺乏。国内目前尚未上市商品指数期货,而海外诸如CBOE 已经推出了标普500指数的期货,Nymex也推出了WTI原油期货合约。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期货交易所以及后期可能设立的能源中心等交易机构仍面临诸多体制障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期货市场在当代经济的运行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配置资源的场所,这已经被发达国家的金融、商品市场所证明。发达国家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价格风险,而期货公司等中介会员则通过发现价格,为现货生产经营提供了所需的价格信息服务,从而使期货市场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努力争取在世界期货市场中占有一争之地。
建立期货市场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开放的内在要求。由于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甚至企业内部出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大而全、小而全,严重影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从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发展到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全方位改革的新阶段,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使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主体,在企业产品出厂定价、原材料购进议价等方面,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发展期货市场、推动价格改革就势在必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还将会并存,为了在保证宏观控制的条件下搞活流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发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各自不可代替的作用,把期货市场做活、现货市场做实,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局面,进一步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同时建立期货市场还有利于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的国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建立期货市场是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一方面,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基础的轻纺工业及以能源、原材料、金属和非金属为重点的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1991年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量占世界的6%,人口却占世界的23%。我国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人均却很少,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的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储量的13%、2.18%、0.6%,人均储量仅占世界47%、4.5%和0.5%。另一方面,从产业和部门内部来看,结构不合理,大企业少,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弱,缺乏规模经济。同时,我国的经济布局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是原料、能源生产与加工配置失衡,如东北有丰富的煤炭、金属矿藏,而其粮食和棉花的90%调往了内地;二是布局集中,重复设厂,生产能力富余,影响了现有能力的发挥;三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全国有1/3的县人均收入不及全国人均的40%。而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经济发达地区要逐步改造轻纺工业,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农业特别是畜牧业,适当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及加工工业。在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在继续“一手抓大,一手抓小”的同时,要特别发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央大集团、大公司的骨干带头作用,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专业化,建立起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的产供销关系。这些战略性调整既涉及地区之间的关系,也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利益,也触及小型企业及集体、农民的利益,因此建立期货市场,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期货市场的发展又必然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期货市场是我国价格制度改革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我国目前以计划价格、市场价格、市场指导价格并存的多种价格形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了改革现行价格模式,发展期货市场,推动期货交易,利用期货交易形成期货价格,并逐步使期货价格成为同一品种现货交易的价格,成为企业制定生产成本的依据,以利于企业进行产供销和人财物等决策,推动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