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经济转型?

东若桐东若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的名言,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是“为挣钱而挣钱”,没有想着怎么把生意做大去做创新,整个社会风气就是钱越多越自信越有地位,于是大家就都去追求钱了,然后呢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会越来越没钱的。。。这是很可怕的社会现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因为GDP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总量的核算指标,是一种绝对数值,但是经济的发展是有质量的,我们以前靠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是走错路了(比如之前大量进口铁矿石炼钢铁);

2、改革开放40年,我们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了满足民众基本需求上,也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创造了很多的GDP,但是这个GDP不是最可持续的GDP;

3、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外低,但是劳动生产率远低于欧美,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只能做苦力活,如果我们要提高劳动力报酬,就必须得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率来实现。

4、中国现在已经有能力供给国民优质商品,比如房子、汽车等,但是国内很多行业其实还是依靠出口来维持经济发展的,比如钢材、铁矿石、煤炭等等,这种靠卖资源换取外汇的方式不可持续,而且也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5、最后,经济转型不是说转就能转的,需要科技的力量,人才的支撑以及体制的改革来提供新动能。

战帆馨战帆馨优质答主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走的是出口导向性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所谓出口导向性的工业化,有四个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这个战略曾经使得中国在工业经济时代在全球赢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也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崛起。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开始进入新常态,增速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下行。这是由出口导向性的工业化增长模式决定的。工业化增长模式有其典型的规律性特征,当工业化率由30%升至70%时,增速一般是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当工业化率超过70%后,增速一般会逐步下行。2008年中国工业化率达到了71%,所以,增速开始逐步下行是必然的。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出口、投资拉动的比重达到80%左右,分别超出美、日、德等发达经济体80个百分点以上,增长对出口、投资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中国必然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受害体。从1978年到2008年这整整三十年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大约十二次世界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2009年一季度增速下行到了只有6.5%。所以,中国政府在2008年的12月份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作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