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什么风险?

卿钰雪卿钰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决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无法纠正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和需求端的严重不足。 我们现在常常说去产能、去库存,其实去产能、去库存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问题的根源在于供给方面。 为什么我们要去产能、去库存呢?因为产能过剩了。为什么产能会过剩呢?因为我们对经济的判断出了差错,我们在刺激经济的时候,大量投钱,这些投资大部分都变成了产能;我们给企业减税,但是税收的减少并没有能够全部传导到终端的需求端,于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了,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冲动被激发了出来,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扩大了产能。然而消费者对于最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并没有增加,于是产能就过剩了。

产能过剩之后,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增多了,然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却是在不断下降的(政府没钱,老百姓口袋里也越来越紧),于是商家就要降价卖,本来10块钱的东西,现在8块钱也要卖,原本5块钱的东西,现在3块钱也要卖,这就是去库存。当然去库存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产品的价格降下去,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挤压,本来10块钱的净利润,现在可能只有7块钱了。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我们需要解决的是需求侧的问题,而不是供给侧的问题。去产能、去库存是我们应急之策,而非长久之计。

我们现在的长期投资还是应该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放在改善民生和质量上,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等,这些服务业的产出占GDP的比重虽然越来越高,但是它们却是不能产能化的,无法通过增加产能来满足需求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想办法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因为他们才是消费潜力最大的一部分,而现阶段,他们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如果未来我们能做到让中低收入群体的腰包鼓起来,让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得到改善,我们的经济增长才能走上健康的轨道。

从钰琪从钰琪优质答主

供给冲击下经济运行出现不利局面,中美经贸摩擦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经济运行风险有所加大。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冲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增加,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应正确分析形势,科学判断风险,既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足够重视,又要看到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保持战略定力,把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升级的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韧性、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依然强劲,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失速下滑。具体来看,虽然投资和出口增速回落与经济增速存在一定的匹配性,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增速仍处于6.5%—7%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处于中国政府预期的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仍在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处于深入推进过程之中,中国内需还有很大空间可以纵深推进,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主要依托内需支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在逐步积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技术和服务业增长较快,成为工业生产的新亮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不会出现逆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