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年通货紧缩?
1945年到195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紧缩。 这时期通涨率的数值变化比较大,但总体上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中。1947年和1648年的物价水平与1935年基本相同;而到了1949年上半年,物价已经比1935年下降了90%以上! (数据来自《中国国民经济学百科全书》) 当时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所以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治理通胀,包括发行金钞、增发纸币、发行公债、提高税率等。然而这些措施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通货紧缩。 当时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资缺乏和财政赤字,因此政府除了增加税收外,还大力发行钞票和公债来弥补赤字。然而由于战后国际币值上升和战后初年中国经济的混乱,政府的这些努力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反而使国内货币供给量加速增长,通货膨胀持续升温。
为了遏制通胀,中央银行开始不断抛售外汇和黄金,以收回流通中的货币。随着外汇和黄金的快速流失,人民币的购买力逐渐增强,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到1949年底,通货膨胀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但这时又出现了新情况——战争使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政府实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计划,这又导致了投资过热和投资膨胀。为此,从1951年起,政府又开始对经济和货币进行调控,先后采取了紧缩银根、压缩信贷、实行贸易限制等措施,以遏制通货膨胀的反弹。
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控,到1952年,通货膨胀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次通货紧缩虽然来得快,去的也快,但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矛盾激化,并对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