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指数基金好?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基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2条规定: “基金是指依照本法规定汇集一定数额的资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运作,通过投资获取收益的基金” 也就是说,基金的本质是一种委托理财。你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帮忙炒股或者买债券,至于这些钱怎么花,如何投资,都是基金经理去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基金经理其实和我们老百姓的钱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去进行操作。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把钱交给他们呢?难道我们自己直接去买股票不是更好吗? 其实,基金和散户投资者之间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等是非常明显的。以市场上最热门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为例,该基金的季报披露了该公司前十大重仓股的情况,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和思路。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获得这样的信息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要想跟踪考察100家以上公司的经营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专业的基金经理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行业信息和公司信息,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策略并予以实施。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毕竟市场是不断变化着的,很多小的基金会因为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以及风控能力的存在而不断壮大。但这并不能改变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对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的话,基金属于标准化的资产,而银行理财产品则不然。虽然它们都是以受托资产管理为己任,但是基金是一类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即任意两只基金所投资的资产的比例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是以群体方式出现的,符合正态分布。 我们知道,在概率统计中所提到的平均数通常是有风险的,而标准差则可以很好地衡量某个数值离开平均数的距离大小。比如高考分数的平均数是500分,但是考600分的和考300的分属不同个体,两者都包含在“平均数等于500分”这个群体的边界之内;而标准差则是反映这群人内部个体间差异的程度。比如说这次考试有上千万考生,大家的分数普遍集中在500分左右,但也有人考599分,也有人考499分。标准差的大小就反映了这群人的差异程度。
对于基金这种标准化资产来说,其收益率也符合这个特点——有高收益也有低收益。标准差的衡量正是反应了这个特征的大小. 对于非标的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情况要复杂一些。由于这些产品不承诺保本保息,任何一次购买行为都面临着亏损的可能。而且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没有基金那么严格,对投资者来说,信息的获取也比较困难。另外,银行理财产品属于混合金融资产,它的收益和风险既不完全像股票那样具有波动性,也不像债券那样完全稳定。对这类资产进行量化分析是十分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