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基金有什么用?
对农场职工来说,国家建设需要他们捐粮、捐款、捐肥土的时候,他们不仅得无条件服从,还得尽力完成;而当他们的收入下降影响生活,需要国家补贴时,国家却拿不出钱来。 这种极度不平衡的捐助和补偿机制是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根源之一。 ——吴敬琏《呼唤法治的土地制度》
1950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统购独销的政策,即国家垄断了农产品的销售,同时也控制着生产资料(主要指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和销售。这样,只要国家需要,任何农产品都可以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征购,也可以以高于价值的价格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没有任何议价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国家所制定的价格。 1950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通过统购统销,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控制更加细化和严格。除了国家指定的收购网点之外,任何人不得私自收购粮食,或者囤积居奇。为了抑制投机行为,国家还设立了粮油批发交易市场。
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价格体系并不完全反映价值规律,但是毕竟在这一阶段,市场价格还是相对固定的。同时,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充分,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也不关心商品的真实生产成本。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非市场手段调节经济,或者说计划经济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物资匮乏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一方面,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开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供求关系变化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再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定价格水平。如何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既能够维持市场的效率,同时又不过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成为经济学界和政府不断探究的问题。
199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允许企业、其他经营单位和个人参与期货交易,规范和发展期货市场。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定了期货交易的地位。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产品、金属、化工和能源等几大商品期货在内,涉及品种多达数百的市场体系,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的交易规则。这些改革对于促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期货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市场结构不完善,市场监管乏力以及违法违规现象频发都说明中国期货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强立法,完善监管,推动制度创新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