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能用arm吗?

苗力锋苗力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ARM在中国还有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市场已经迎来RISC的机遇期,而且这一次是ARM的机遇,而不是MIPS或者Power的机遇。 首先,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中国的芯片市场在逐渐开放,之前由于美国制裁,华为海思不能设计研发芯片,只能依靠进口,而高通、AMD和中国大陆的几家CPU公司都吃了不少红利;现在华为已经可以设计5nm EUV芯片了,并且开始量产,这意味着美国技术在中国芯片行业中的垄断将被终结,而中国也将拥有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

第二,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虽然华为的海思芯片能够实现7纳米EUV制程,但是其架构还是基于ARM的,这就意味着海思其实具备ARM的授权资格,只是受限于美国禁令无法和Arm合作而已。当然,如果和美国脱钩,Arm也不一定会继续给海思提供架构许可(毕竟美国禁止 Arm 在国内设立任何办事处,也不能直接向海思销售软件),所以海思也一直在尝试替换掉 Arm 的指令集,比如前段时间爆出的“盘古”大新闻就是海思自行研发指令集的产物。

第三,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提到要 “鼓励芯片设计公司的成立,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创新产品” “推进国产芯片集成化和自驱动发展,提升芯片产品性能”“加快先进制程工艺、高端装备、关键材料的突破,解决芯片制造短板问题” 等等,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发展决心,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家会大力扶持芯片企业,尤其是RISC厂商,无论是投资补贴还是税收减免都会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最后,从市场体量来看,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19年超过欧洲、东亚洲总和,根据SIA的数据,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大陆,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也就是说无论美国怎么制裁,中国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就摆在那儿,你拦得住华为,但拦不住整个中国大陆市场。而RISC的市场体量又远远大于CC/AVSoC,这是由RISC的低复杂度所决定的,因为复杂度越低,成本也就越低,越适合大规模量产,这也正是移动终端选用RISC的原因所在,更何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机生产国。

岳梓航岳梓航优质答主

短期的影响不大,因为之前已经获得了华为出售两年的授权许可。但是后续如果不再进行续签,那么ARM的体系和指令集,以及IP(硅IP,即预先设计好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化集成电路,可以纳入到更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去),我们是无法使用的。

ARM的IP有三种模式:

1、全授权:可以基于ARM的基础IP进行深度定制化开发,也就是“魔改”。能够进行“魔改”的,只有像苹果、三星、高通、海思这样的大公司。目前国内除了华为海思外,紫光展锐也已经获得了全授权资格。

2、半定制授权:可以在ARM的基础IP上进行二次开发,而不是从底层进行修改。比如基于Cortex-A78做一个CPU。

3、公版IP授权,也就是买来直接用。

像台积电、三星、中芯都是IC制造商,他们只能进行代工,没有ARM IP。

华为海思除了智能手机SoC外,在电视、监控、基站核心通信方面都有使用ARM的产品,后续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像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这类产品对ARM CPU的需求不高,影响不是很大。

对于ARM的其他国产客户的影响会大些,尤其是紫光展锐,其芯片产品横跨多个领域,影响面更大。当然了,像一些只购买了单个IP的厂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ARM IP国产的使用占比接近20%,目前还难以通过其他的产品进行大范围直接替换,所以国内一些需要使用ARM IP的公司,必须快速启动备份计划,尽快获得国产的Arm兼容IP许可,从而降低被“卡脖子”的风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