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业是成功转型?
过去,我们讲转型,更多指的是“业务的转型”,即从卖产品到卖服务、或者从卖硬设备到卖软件的转型。 现在,我们讲的转型,应该再加上一条“商业模式的转型”——因为,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基于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的实现的;而任何企业面对困境或者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很多时候也是由于企业所依赖的商业策略遇到了瓶颈而无法继续支撑企业的发展导致的。
所谓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或称为定位)的问题,第二个是“我要怎么做”(或称为模式)的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或称之为我公司的差异化定位)。
很多企业往往在讲自己的战略定位的时候,都说自己要做行业的领导者或者是品牌的第一。但是,行业第一的企业一定就是成功的吗? 比如,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的领导者,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那么请问它是不是最成功的通讯企业? 我认为未必!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份额,是因为它能够提供其他企业无法提供的特色服务(或者说独特价值)给用户,这个独特的服务可能是客户体验好,网络覆盖全面,或者资费便宜等等,不管什么原因,关键是它在某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这才是它成为行业领导者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说它最大的优势是“规模大”,那只能说它是行业的跟班领袖,而不是真正的领导人物。
一个不能为自己带来特殊利益的行业地位不是真正的成功。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我要怎么做”(或称之为商业策略)。 任何企业要想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做到领先,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的商业策略,没有合适的商业策略,哪怕是刚刚进入第三个阶段的转型探索期,也会由于无法实现关键的经营指标导致企业的失败。
所谓适合的商用策略,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分别是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
首先要了解外部环境有什么机遇和威胁,然后判断自身能够掌握多少核心资源与能力,最后再结合两者的匹配情况,就能最终确定企业需要实施的商用策略。
当然,在确定了商用地位之后,还需要有具体实施这一位置的策略设计,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使创新与创业不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企业而言,想要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已经非常困难, 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的必要选择。
华为
在通信设备业务方面,华为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力,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快速增长。在网络能源业务方面,华为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网络能源产品的平台化和数字化转型,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并在电力能源领域积极拓展新客户,努力抢占市场先机。
在企业业务方面,华为聚焦ICT战略方向和重点行业,加强与合作伙伴在解决方案和销售方面的合作,与政府客户和企业客户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
贵州茅台
白酒行业经历2014~2015年的深度调整, 正处于由价格竞争趋向于品牌和品质的分化,从“营销驱动”向“产品驱动”靠拢的转型期。茅台酒作为高端消费品,受益于“马太效应”的显现,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贵州茅台围绕“主业集约,相关多元”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做精主业、做实板块、做强集团”的经营战略,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福耀玻璃
福耀玻璃致力于提供最卓越的汽车玻璃解决方案,专注于汽车玻璃的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业务涵盖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等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
福耀玻璃始终立足于自主创新,掌握汽车玻璃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诀窍,并在汽车玻璃生产领域积累多年丰富的经验,是国内少数能够规模化配套世界著名汽车整车厂商和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商的汽车玻璃专业制造商,已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优势。
比亚迪
近年来,比亚迪立足于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完全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在玻璃、陶瓷、蓝宝石等外观件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玻璃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加速实现对国际客户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