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发展不均衡?

桓若蔓桓若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贫富分化过程。现在搞共同富裕,其实就是在恢复过去被市场机制冲击得七零八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注意不是社会主义)。

以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大家都饿的像鬼一样可还是有人没饭吃,谁出力多谁吃得就多这种悖论在计划经济下永远无解于是生产力没有发展的动力。只有放开市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可惜现在的所谓共同富裕是在保持市场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干预(主要是税收和转移支付)来拉平收入差距。这本身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方案,因为只要有市场的存在,贫富分化就必然存在而且不可逆。一个无可避免的悲剧就在于,经济发展了,富裕了,可总有人在破坏这种平衡。

当前我们的贫富分化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和其他奢侈品的消费。这些消费的溢价除了包含劳动要素还包括大量的投机因素以及本外币之间的兑换成本。由于土地供给有限且属于国有性质加上开发商囤积居奇加之房地产交易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因此房价总是虚高。另外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以及国际炒家的兴风作浪也在推高资产价格同时使中低收入者负担加重。 当然造成不平衡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导致的城市间基础教育水平差距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无非是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下手。

从政府的角度说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将市场失灵的领域由公共部门补上(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对于高收入者增加征税额度(开征遗产税等)。另外就是对富人阶层实行消费调节,比如提高奢侈品进口关税。

从市场角度看就是要完善市场体系,消除垄断,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行政性垄断带来的收入非正常增长。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中央把地方的税收权限收回部分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压力,用经济手段刺激地方政府平衡地区间收入分配。

沙钰浛沙钰浛优质答主

1、这是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因素造成的,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区域之间自然、资源和历史等方面差距很大,这是人类不能改变和无法改变的,所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中西部地区大多是高原山区,有大面积沙漠,戈壁和干旱、半干旱区,有大面积生态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东北地区则是高纬严寒地区。从区域资源配置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如煤炭预测储量,华北地区是全国的69.9%,而华东和东北仅为2.4%和3.7%。又如我国水电理论蕴藏量2.49亿千瓦,其中西部地区就占全国的82%。从区域发展的历史基础来看,同样有较大的差距。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不仅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且积累了较丰富的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2、体制、政策和机制也是造成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之间的分割相当严重,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加上长期以来实行的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政策及相关的鼓励措施,如对资金的高利率政策,外贸政策,对内对外的优惠条件及出口创汇政策、技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主要指地区和企业所得政策)等,都为沿海、沿江和东部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并提供了条件。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相应政策是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和区域矛盾突出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3、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两种机制:一个是聚集效应机制,一个是分散效应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从聚集机制开始的,聚集机制就是指区域经济从集聚到扩散这样一种运行过程。一个区域的经济要素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从而引起区域经济空间的向外转移,这种扩散和转移就会给相邻或者相关的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条件,这就是由聚集效应转向了分散效应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散化是区域间趋于协调化和均衡化的源泉以及内在的动力,而区域经济的聚集化则是区域间趋于非协调化和非均衡化的原因和主要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